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昨日(2月23日)发表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这关乎香港未来一年钱要怎么花?以及香港市民们有什么新福利?自然备受关注!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措施主要围绕全力抗击战胜疫情、为市民和中小企业纾困、为下行的经济提供支撑及推动疫后的经济恢复、投资未来等四个方面。
纾解民困
发放电子消费券
向每名合资格的18岁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及新来港人士(包括:通过优才、专才、留学等方式拿到香港居民身份的朋友),发放总额10000元的电子消费券;
原已登记人士:在四月份先发放5000元消费券,剩余的5000元在年中分批发放;
新符合资格人士:成功登记后,在年中分批发放共10000元消费券。
设立住宅租金开支扣除
减轻并没持有任何物业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纳税人租住私人物业的负担;
每个课税年度的扣除上限100000元,由2022/23课税年度起生效。
优化百分百个人特惠贷款
将「百分百担保个人特惠贷款计划」申请期延长一年至明年四月底;
最高贷款额由借款人在职期间平均每月收入的六倍增加至九倍,上限由8万元提升至10万元;
最长还款期由六年延长至十年,而还息不还本的安排则由十二个月延长至十八个月。
其他纾困措措施
宽减2021/2022课税年度百分之百的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上限为10000元,有关扣减会在2021/2022课税年度的最终应缴税款反映;
宽减2022/2023年度四季的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以每户每季1500元为上限,其后两季以每户每季1000元为上限;
为每个合资格电力住宅用户户口提供1000元的电费补贴;
向领取社会保障金额的合资格人士,发放金额相当于半个月的综援标准金额、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或伤残津贴,在职家庭津贴亦会作相若安排;
为参加2023年香港中学文凭考试的学校考生代缴考试费;
在最新一轮「防疫抗疫基金」注资中,额外预留六十六亿元,增设三万个有时限职位;
将「公共交通费用补贴计划」的门槛由400元降至200元,补贴金额会以每月500元为上限;
「优质教育基金」预留20亿元,资助学校购买流动计算机装置及便携式无线网络装备,供有需要的学生借用。
支援企业
宽减2021/2022课税年度百分之百的利得税,上限为10000元;
宽减2022/2023年度四季的非住宅物业差饷,首两季以每户每季5000元为上限,其后两季以每户每季2000元为上限;
宽免2022/2023年度的商业登记费;
继续减收非住宅用户百分之七十五的应缴水费及排污费,每户每月宽减额上限分别为20000元及12500元,为期八个月至今年十一月底;
由今年十月起,延长豁免/宽减现行三十四类政府收费,为期十二个月,惠及多个行业,包括航空、海事、物流、零售、饮食、渔农、建造以至旅游及娱乐业等;
继续宽减现时适用于政府处所合资格租户、地政总署辖下合资格短期租约及豁免书的百分之七十五租金和费用,为期六个月至今年九月底;
应政府要求以致需要关闭处所的租户,在关闭期间可继续获得全额租金宽免;
延长「中小企融资担保计划」下所有信贷担保产品的申请期至明年六月底,并将当中的「百分百担保特惠贷款」每家企业最高贷款额由十八个月僱员薪金及租金的总和提高至二十七个月,上限由600万元增加至900万元,最长还款期由八年延长至十年;
再次延长「预先批核还息不还本计划」六个月到今年十月底;
香港出口信用保险局计划在今年三月试行推出「出口信用担保计划」,为保户的出口融资作最高七成的信贷担保,担保额以五千万元为上限。
产业发展
支持创新科技发展措施
增加「未来基金」对「香港增长组合」的分配,成立50亿元「策略性创科基金」,用于投资对香港具有战略价值的科技企业及项目;
预留100亿元,进一步推动生命健康科技的发展;
倍增资助额至4亿4千万元,加强支持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及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的研发工作;
倍增「大学科技初创企业资助计划」的资助额至1600万元;
成立「数字化经济发展委员会」,推动数字化经济发展;
预留6亿元作全面的电子政府审计。
金融产业发展
增加「未来基金」对「香港增长组合」的分配,成立50亿元「大湾区投资基金」,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机会;
计划在下年度发行不少于150亿元的通胀挂钩债券、不少于350亿元的银色债券,及不少于100亿元的零售绿色债券;(iBOND是港府推出的一种抗通胀的基金,它的利息和通胀挂钩,通胀率得越厉害,利息就越多。而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不通胀,也会有保底2%利息,算是
一种非常低风险的储蓄投资。因为是政府发出的,令人放心,所以每年开抢的时候都是大热门。)
研究优化发债章程规定,便利小投资者参与;
研究修订主板上市条件,配合科技企业的集资需求;
筹备推出「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
探讨优化「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通」;
建议就单一家族办公室所管理的合资格家族投资管理实体提供税务宽免;
继续发行总值约45亿美元等值的绿色债券,并优化「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
落实「基建融资证券化先导计划」,发行总值4亿5千万美元的基建融资证券化产品;
拨款1000万元推出新一轮「拍住上」金融科技概念验证测试资助计划;
研究为「商业数据通」引入更多商业数据源。
除了创新科技和金融之外,预算案中对文化艺术、旅游、贸易、航空及海运、渔农业等产业亦做出了财政支持。
综合考虑多重因素,此次财政预算案提出总额超过1700亿港元的逆周期措施,陈茂波预计加上基建和其他开支的增加,能够为经济提供约3个百分点的提振作用。
过去两年的财政预算案中,也有推出过逆周期措施,陈茂波表示,几轮逆周期措施加上抗疫基金的投入,涉及总金额已经超过4600亿港元。
▼更多对您有用的文章推荐
01
香港留学为什么今年格外火?
02
香港移民到底有什么优势?
03
重磅:香港优才配额再次翻倍增至4000个!这些变化务必关注!香港,真的急了